- · 《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06/30]
- · 计算机与现代化版面费是[06/30]
- · 《计算机与现代化》投稿[06/30]
教师写纸质教案,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及现代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无从谈起。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
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无从谈起。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应的是纸质备课,老师一个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信息化教学对应的是电子备课,他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将教师和学生联接在一起,推送更快捷,课堂更高效,内容更丰富。信息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的今天。
如果还要求教师写纸质教案,那么教育信息化就存在两张皮的问题,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对部分老教师来说,习惯了纸质备课,传统教学,再让他们学习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是痛苦的,但痛苦过后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喜悦。就像青藏高原上的雄鹰,只有磨掉老化的爪喙,才会获得新生,翱翔蓝天。
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教育是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普及,只会死记硬背的“人才”决不可能担当起祖国的建设大任,只有从小掌握了信息技术,会学习、能动手、会创新、会创造的复合性人才,才能担当起祖国建设的大任,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教师写教案从古到今一直存在
专业术语叫备课,就是教师对要给学生传授的知识进行教材熟悉,目标确定,方法如何应用更为恰当,课堂练习更加有效而提前做的准备过程。是必须的、必备的、必要的一个重要工作,这与管理没有直接关系,更与现代化手段应用毫不搭界。
要说与管理有关系那就是看教师的教案书写工作做的好不好,写的实用认真,那就是学校管理严格,写的不好敷衍了事那就说明学校管理松散。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让教师从过去那种繁琐,浪费时间,花费大量精力查阅资料备课书写教案的过程中得以解脱出来了,需要什么网络一键立马就可以得到全面而有详细的解答,应该说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教师从传统的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了。
至于为什么教师书写教案的工作不能完全废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一个就是为了强迫教师能够亲自动手 ,动脑认真地钻研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不要凡是借助于网络,用过既忘,长期下去只是积累不够,怎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个原因就是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教学手段如何先进, 但粉笔板演和板示无论如何都取消不了,而且中国汉字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基本功训练。
教师通过自己书写教案可以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师范引领作用。因此说要求教师写纸质教案只是传统教育的一个教学必备形式,要上升为学校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手段应用则有些牵强。教案是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以及对教学流程的思考与设计,也包括了对学生课堂活动的预设。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我经历了教案的几次变革,也深知教案在老师心目中存在的方式。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们全是手写教案,一本课本加一本教师用书,有的甚至没有教师用书,就完全靠自己脑袋去想,虽然很累,其实那是最锻炼人的备课方式。再后来有了教案书,大部分老师备课就是抄教案。负责任的老师是上课之前抄,不负责任的老师是上课之后抄。负责的老师抄得比较详细,有的再做修改;不负责的老师简单地抄。老师们苦不堪言,因为很多时候上课时不可能拿着教案本上课,于是还需要在书上备课。
再后来,有了电脑,可以使用电子教案了。现在老师们轻松多了,在网上下载一份电子教案,拿去就可以应付检查。当然,学校要求老师们二次备案,有的老师就课上完了在上面划几根横线和波浪线,再圈几个圈就可以了。这样的教案实在没有任何意义,连应付检查就不够。我们学校现在有很多老师是在书上备课,有重难点、环节、板书、反思。这样的教案感觉更实用,老师拿着上课。
既解决了看教案的问题,也更方便教学,但是,问题又来了,写在书上,密密麻麻一大片,又影响老师看书上的内容。于是,我们学校老师就用黑色、蓝色、红色笔配合起来备课。学校领导并没有规定必须手写教案,可以打印教案,也可以在书上备课。
文章来源:《计算机与现代化》 网址: http://www.jsjyxdhgw.cn/zonghexinwen/2022/022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