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06/30]
- · 计算机与现代化版面费是[06/30]
- · 《计算机与现代化》投稿[06/30]
适应与跨越:人工智能冲击下的教育现代化(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四)人工智能教育的高投入与低产出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嵌合带来技术上的革命,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为加速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新一
(四)人工智能教育的高投入与低产出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嵌合带来技术上的革命,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为加速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经费投入巨大,引用人工智能作为教育辅助技术,需要在教学设施设备上实现更新换代,还需要5G网络等辅助技术。如果按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的目标建设智慧校园,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交通不发达的乡村地区,地方性教育支出难以承担,申请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也属于较大支出。人工智能进校园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所影响,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对教师进行智慧化培训,实现人工智能的教学应用,更新教育理念。此外,根据以往教育信息化推行的经验,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速度快、设备淘汰率高,设备经费投入较大。
新技术的使用在已有一定工龄的资深教师中并不广泛流行,其工作模式已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学习并应用新教育技术需要教师投入额外的工作成本。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教师更倾向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教育”的产出较小,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将会受到质疑。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生事物,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智慧课堂”“智慧学校”尚在试点当中,教育专家难以判断使用人工智能是否真正地提升了教育质量,必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据标准作出判断。
四、突破与引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教育现代化带来的冲击与契机,教育不应止步不前,自我拘束于以往成就的路径依赖,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努力探寻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才是迎接未来的正确途径。
(一)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人始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虽然未来存在发展出与人类等同或者超越人类的高度智能化机器的可能,但技术本身是无罪且中立的,将其与教育相结合,根本目的仍是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应当坚持为教育服务的原则,坚持教育的公共属性。利用政府的行政权严格把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杜绝违反人类伦理的发展趋势,防止歪曲教育内容,或以教学方式、理念作为手段侵害教师和学生的人身权利。人工智能为教育服务,教育面向人人,人工智能结合教育的产出应以所培养的人作为最主要受众。
人工智能教学设施设备的开发应当兼顾投入与产出,衡量投产比的经济性,坚持最大化的产出并为人所充分利用。享受产出成果的受众不仅包括学生,还涉及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学生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接受教育。教师接受人工智能教育培训,不仅是娴熟使用人工智能教学设施设备辅助教学,还应充分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核心技术,变革传统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者转变管理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同时兼顾个体的信息安全,实现科学化人本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图片来源:unsplash
(二)教育现代化要强化新时代人才战略布局
根据研究,人工智能对中间技能人员的替代最为严重,出现就业极化。即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代替的一类工作是高技能行业,承担抽象任务,通常为专业技术或者管理职位;另一类是低技能服务业,承担手工任务,通常为服务和劳工性工作。那些需要人类本能反应、灵活性的体力工作很难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或者说即使机器能在这些岗位替代人类,也是成本过于高昂、在经济上不划算的。据此,社会需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前瞻布局规划人才培养的规格。如果说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取代一大批中等技术的“白领”职业,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的职位向下移动就不可避免,大量脑力劳动者将会开始与体力劳动者抢工作,那么原本的低技术型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就会进一步下降。增加受教育年限,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劳动技能多样化,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是低收入阶层的低技术劳动者避免失业和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为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布局,必须建设人工智能技术追踪监测机制,谨慎向市场推广人工智能技术。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追踪机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程密切关注,取代某种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相对成熟之前,及时调整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做好失业人口再就业的紧急预案,避免出现动荡或不利局面。对能够取代某种职业的技术投产比进行科学评估,谨慎试验推广市场化,尽量保证技术的商业价值,避免在经济收获不理想时盲目推广而造成投资者撤离市场的局面,这从长远看,反而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文章来源:《计算机与现代化》 网址: http://www.jsjyxdhgw.cn/zonghexinwen/2022/0404/868.html